占星術
占星術(英文:astrology),特指美索不達米亞占星術(英文:Mesopotamian astrology),係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現為伊拉克)嗰術士根據人類個體出現時與星座位置嗰研究,發明出一整套系統嗰預測未來嗰方法。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嗰牧羊人,將夜空中閃爍嗰星星分別依神或動物嗰形狀做了一番劃分。這種劃分便係“星座”嗰起源。
簡介編輯
日期 | 屬性 | 星體 | 陽壽 | ||||||
---|---|---|---|---|---|---|---|---|---|
極性 | 特質 | 元素 | 吉星(軌道) | 兇星(軌道) | 吉星(星等) | 兇星(星等) | |||
白羊 ♈ |
㋂㏴-㋃㏳ (春分-穀雨) |
陽 | 動 | 火 | 土星/金星 ♄ |
水星/女龍 (360÷210) |
太陽/地球 | 土星/天王 | 0-45 |
金牛 ♉ |
㋃㏴-㋄㏴ (穀雨-小滿) |
陰 | 靜 | 地 | 女龍/水星 ⚷ |
金星/土星 (360÷29) |
地球/太陽 | 天王/土星 | |
雙子 ♊ |
㋄㏵-㋅㏴ (小滿-夏至) |
陽 | 變 | 天 | 天王/火神 ♅ |
地球/木星 (360÷28) |
金星/火神 | 穀神/水星 | |
巨蟹 ♋ |
㋅㏵-㋆㏶ (夏至-大暑) |
陰 | 動 | 水 | 海王/太陽 ♆ |
火星/穀神 (360÷27) |
木星/女龍 | 海王/火星 | 45-90 |
獅子 ♌ |
㋆㏷-㋇㏶ (大暑-處暑) |
陽 | 靜 | 火 | 太陽/海王 ☉ |
穀神/火星 (360÷26) |
火星/海王 | 女龍/木星 | |
室女 ♍ |
㋇㏷-㋈㏶ (處暑-秋分) |
陰 | 變 | 地 | 火神/天王 ↓ |
木星/地球 (360÷25) |
水星/穀神 | 火神/金星 | |
天秤 ♎ |
㋈㏷-㋉㏶ (秋分-霜降) |
陽 | 動 | 天 | 水星/女龍 ☿ |
土星/金星 (360÷24) |
土星/天王 | 太陽/地球 | 90-135 |
天蠍 ♏ |
㋉㏷-㋊㏵ (霜降-小雪) |
陰 | 靜 | 水 | 金星/土星 ♀ |
女龍/水星 (360÷23) |
天王/土星 | 地球/太陽 | |
人馬 ♐ |
㋊㏶-㋋㏴ (小雪-冬至) |
陽 | 變 | 火 | 地球/木星 ♁ |
天王/火神 (360÷22) |
穀神/水星 | 金星/火神 | |
摩羯 ♑ |
㋋㏵-㋀㏳ (冬至-大寒) |
陰 | 動 | 地 | 火星/穀神 ♂ |
海王/太陽 (360÷2) |
海王/火星 | 木星/女龍 | 135-180 |
寶瓶 ♒ |
㋀㏴-㋁㏲ (大寒-雨水) |
陽 | 靜 | 天 | 穀神/火星 ⚳ |
太陽/海王 (360÷212) |
女龍/木星 | 火星/海王 | |
雙魚 ♓ |
㋁㏳-㋂㏳ (雨水-春分) |
陰 | 變 | 水 | 木星/地球 ♃ |
火神/天王 (360÷211) |
火神/金星 | 水星/穀神 |
- 陽即顯性、正極,陰即隱性、負極;動即質變、本位,靜即量變、固定,變即互變、變動。
- 金牛宮與天秤宮嗰吉星係以女凱龍星為首嗰半人馬小行星等;雙子宮與室女宮嗰吉星係以火神星為首嗰水內小行星等;摩羯宮與寶瓶宮嗰吉星係以穀神星為首嗰主帶小行星等;兇星同理。
- 於地球上占星,人馬宮與雙魚宮嗰吉星係月亮(即地衛一);於月亮上占星,人馬宮與雙魚宮嗰吉星係地球;於火星上占星,人馬宮與雙魚宮嗰吉星係地球,摩羯宮與寶瓶宮嗰吉星係火衛一等;以此類推;兇星同理。按照星等大小排列嗰星體同理;此排列以地球為標準,因此僅於地球軌道周圍有效。於地球上占星時,需要將地球換為月亮。
- 冥王星與鬩神星等海外星體整體視作太陰系(即陰間)中心嗰星體,即太陰;太陽視作太陰系中嗰海外星體。
- 360÷212為太陽嗰自轉周期,其余均為公轉周期;冥王星與鬩神星等海外星體嗰公轉周期整體視作360÷20或360÷2∞(即不公轉)。
- 美索不達米亞占星術認為地球人嗰理論壽限為180至183歲而實際壽限為165歲左右。
星盤編輯
占星術中嗰星盤係指用來描述生物體誕生時,星體不同位置嗰能量對生物體產生先天與後天嗰各種影響嗰一張圖表。觀測者所在嗰星體以太陽系嗰地球為例,星盤嗰結構由外至內通常依次為:先天宮位區、黃道經度區、後天宮位區、星體區與地心。由於黃赤交角嗰存在導致晝夜長短於各緯度都不一致,致使包括普拉西多分宮制在內嗰眾多分宮制星盤上嗰上升星座與下降星座除赤道與春秋分外都未互補,由此也引發了對上升星座乃至整個西洋占星術體系嗰質疑。在沒有特別說明嗰前提下,以後星盤專指不使用任何分宮制(即“Null”)嗰星盤。
星體編輯
占星術中嗰星體係指宇宙中無意識嗰客觀存在與主觀映像,分別對應實星與虛星。實星又分為主要實星與次要實星:主要實星對觀測者所在實星來說共有十二顆,係指一個恒星系中嗰恒星與它十一個公轉軌道上嗰主要行星及其各自嗰主要衛星;次要實星係指相同軌道上嗰次要行星及主要行星嗰次要衛星。虛星也分為主要虛星與次要虛星:主要虛星對觀測者所在實星來說只有四顆,係指描述恒星相對於觀測者所在實星嗰位置嗰後天白羊宮宮首(即“卯星”,對應卯時)、後天巨蟹宮宮首(即“子星”,對應子時)、後天天秤宮宮首(即“酉星”,對應酉時)以及後天摩羯宮宮首(即“午星”,對應午時);次要虛星係指描述恒星相對於觀測者所在實星嗰位置嗰其余八個後天十二宮宮首及觀測者所在實星嗰衛星嗰軌道與恒星軌道嗰兩個交點(即北交點☊與南交點☋)。在沒有特別說明嗰前提下,以後星體專指實星。
太陽 ☉ |
火神 ↓ |
水星 ☿ |
金星 ♀ |
地球 ♁ |
火星 ♂ |
穀神 ⚳ |
木星 ♃ |
土星 ♄ |
女龍 ⚷ |
天王 ♅ |
海王 ♆ | |
---|---|---|---|---|---|---|---|---|---|---|---|---|
軌道 | 360÷212 | 360÷211 | 360÷210 | 360÷29 | 360÷28 | 360÷27 | 360÷26 | 360÷25 | 360÷24 | 360÷23 | 360÷22 | 360÷2 |
虛星 | 亥星 | 戌星 | 酉星 | 申星 | 未星 | 午星 | 巳星 | 辰星 | 卯星 | 寅星 | 丑星 | 子星 |
特質 | 聚合 | 隱藏 | 無我 | 炎熱 | 守舊 | 間斷 | 分散 | 顯露 | 自我 | 冰冷 | 創新 | 連續 |
宮位編輯
占星術中嗰宮位係指將黃道平均劃分後嗰十二塊天區,分為先天十二宮(通常於星盤外圈以逆時針方向排列)與後天十二宮(通常於星盤內圈以逆時針方向排列)。不使用任何分宮制(即選擇“Null”)時,先天十二宮與後天十二宮嗰作用係等效嗰。在沒有特別說明嗰前提下,以後宮位專指後天十二宮。
白羊 Ⅰ |
金牛 Ⅱ |
雙子 Ⅲ |
巨蟹 Ⅳ |
獅子 Ⅴ |
室女 Ⅵ |
天秤 Ⅶ |
天蠍 Ⅷ |
人馬 Ⅸ |
摩羯 Ⅹ |
寶瓶 Ⅺ |
雙魚 Ⅻ | |
---|---|---|---|---|---|---|---|---|---|---|---|---|
陽壽 | 0-15 | 15-30 | 30-45 | 45-60 | 60-75 | 75-90 | 90-105 | 105-120 | 120-135 | 135-150 | 150-165 | 165-180 |
吉星 | 土星 | 女龍 | 天王 | 海王 | 太陽 | 火神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穀神 | 木星 |
特質 | 我係 | 我有 | 我溝通 | 我感覺 | 我創造 | 我服務 | 我衡量 | 我掌控 | 我思考 | 我主導 | 我關照全體 | 我相信 |
相位編輯
占星術中嗰相位係指以觀測者所在星體為頂點,以其它任意兩顆星體(包括虛星)至頂點嗰連線為邊所形成嗰容許度小於7.5°(≨7°30′)嗰角。相位(即角)本身沒有吉兇之分,而星體卻有吉兇之別,因此相位嗰吉兇係由星體嗰吉兇而定。在沒有特別說明嗰前提下,以後相位專指主要相位。
主要相位 | 次要相位 | ||||
---|---|---|---|---|---|
名稱 | 角度 | 成相條件 | 名稱 | 角度 | 成相條件 |
合相 | 360°÷1=360° | 兩星均落同一宮位 | 補24分相 | 180°-15°=165° | 兩星所落宮位成180° |
2分相 | 360°÷2=180° | 兩星所落宮位也成180° | 補8分相 | 180°-45°=135° | 兩星所落宮位成150° |
2.4分相 | 360°÷2.4=150° | 兩星所落宮位也成150° | 補4.8分相 | 180°-75°=105° | 兩星所落宮位成120° |
3分相 | 360°÷3=120° | 兩星所落宮位也成120° | 4.8分相 | 360°÷4.8=75° | 兩星所落宮位成90° |
4分相 | 360°÷4=90° | 兩星所落宮位也成90° | 8分相 | 360°÷8=45° | 兩星所落宮位成60° |
6分相 | 360°÷6=60° | 兩星所落宮位也成60° | 24分相 | 360°÷24=15° | 兩星所落宮位成30° |
12分相 | 360°÷12=30° | 兩星所落宮位也成30° | 空相 | 其它角度 | 兩星所落宮位成其它角度 |
- 2分相又叫沖相;2.4分相又叫梅花相;3分相又叫拱相;4分相又叫刑相;6分相又叫6合相。
- 補4.8分相又叫補倍梅花相;4.8分相又叫倍梅花相。
- 絕對等宮制所有相位嗰容許度均必須小於7°30′,這一點有別於英國嗰占星學院。